“中冶集团目前已经进入到高技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新阶段,这对我们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月12日上午,中国五矿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冶集团董事长国文清在主持召开中冶集团总部机关干部会议时强调要向高水平管理要效益,全力以赴推动“美好中冶”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了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开创了中国由大向强发展的新境界。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企业,提升管理能力都是发展永恒的主题。2012年“9·5”会议以来,中冶集团以“聚焦中冶主业,建设美好中冶”为美好愿景,企业活力竞争力发展力日益增强。但同时这也意味着企业“成长的烦恼”与日俱增、“决策的风险”日益加大、“转型升级的任务”日益迫切,如何打好高水平管理这场攻坚战,既是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企业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事关中冶集团改革发展全局。
高水平管理是量变到质变的根本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坚定不移把国企做强做优做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国有企业这艘巨轮在改革大潮中乘风破浪定好了方向、把好了轮舵。从2012年扭亏增利搬掉“三座大山”,到2013年效益增幅央企第一、2014年率先走出央企改革脱困的名单,再到如今企业经营业绩逆势攀升屡创历史新高,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冶金建设国家队,中冶人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和魄力在奋进中书写了精彩答卷,成功完成了“美好中冶”的所有指标。“美好中冶”能够实现长富久安,不仅需要我们将中冶集团做大做强,更需要我们将其做精做优,真正从发展的持续性、企业的创新性、环境的应变性、竞争的优势性出发,切实推动企业全面实现由宏观统筹向精细化管理、由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最终实现“美好中冶”从量变到质变的伟大飞跃。
高水平管理是效率与效益的高度统一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现中央企业提质增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中央企业的管理职责就是要切实提高核心竞争力,完善内部管理,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在提质增效、创新升级上下功夫。高效益是企业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而高效率则是实现企业高效益的基础和前提。近几年,中冶集团保持了稳中向上、持续攀升的良好发展态势,新签合同额节节攀升、收入增长不断加快、利润总额屡创新高、两金压降成绩显著、资产结构持续优化。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其他八家建筑央企相比,我们的盈利能力仍然处于行业较低水平,资产创造价值的能力并没有与资产规模同步增长,债务风险依然很大,合同转化率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瞄准目标定位、持续精准发力,既要高效益又要高效率,扎扎实实练好内功,持之以恒挖潜增效,以新作为标注中冶发展的新坐标、新方位,坚定不移推动“美好中冶”高技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高水平管理是行胜于言与时俱进的深刻责任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突出问题,要求领导干部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中冶集团最大的“制胜法宝”就在于始终坚持“一天也不耽误,一天也不懈怠”朴实厚重的中冶精神,这就是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真实写照。站在中冶集团高技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新阶段,要把向高水平管理要效益的思想转化成为打赢高水平管理攻坚战的行动。我们要始终坚持高水平管理的方向性——以正确的战略统领全局,要大智大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要坚持高水平管理的创造性——用创新的思路破解难题,向科学技术、创新发展要效益,全力打造世界第一冶金建设国家队;要坚持高水平管理的规律性——研判差距短板、发现问题普遍性规律,在全集团推广可复制的优秀管理经验;要坚持高水平管理的务实性——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找准出血点,堵住“跑冒滴漏”,妥善处理好“两金”与亏损企业等问题;要坚持高水平管理的斗争性——敢于亮剑、善于斗争,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勇于打破束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条条框框,敢于对任何错误的做法给与纠正;要坚持高水平管理的示范性——领导带头、以上率下,要有大局观念、从大处着眼,严于律己、履好职、尽好责。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新中国五矿拉开了“三步走、两翻番”第三步的奋斗帷幕,中冶集团也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方位。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打好高水平管理这场攻坚战,为奋力谱写“美好中冶”高技术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