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中冶集团全力以赴推动任务落实落地,不断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集团党委宣传部特别策划“国企改革看中冶”系列专题报道,从聚焦主责主业、抓管理、抓创新、增活力、化风险,多方面展示中冶典型示范经验,带动改革深化,进一步抓紧抓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更好促进中冶集团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本期刊发专题二《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考察中强调科技创新重要性,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冶集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围绕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主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切实推动一批重大攻关成果成功示范应用,企业创新力、竞争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与增强。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 聚焦核心技术攻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作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中冶集团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通过超前部署“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科技战略布局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新需求、新技术和新架构,不断激发科技创新新活力、新动能、新韧性。
完善专利导航和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实力。中冶集团综合考虑技术演进趋势、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应用前景、竞争性路线的替代选择等,系统分析技术生命周期和专利集中度,绘制专利技术发展路线图和技术功效矩阵,系统部署布局密度、布局强度和布局广度,形成组合式专利布局。截至目前,中冶集团累计有效专利超过37000件,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6家,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和累计有效专利数均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专利持有量在央企保持比较优势,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连续三年荣获中国专利金奖的企业。凭借全产业链专利布局,中冶集团积极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定,不断提升行业话语权,相继承担了台塑越南河静钢铁、马来关丹钢铁、印尼德信钢铁等全球近年来几乎所有的大中型绿地项目,基本包揽了湛江钢铁、防城港钢铁等国内大中型钢厂战略性升级改造项目,牢牢占据国内90%、全球60%以上钢铁冶金市场份额,在服务我国乃至世界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发挥重点科研平台作用,提供重大战略支撑。中冶集团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攻坚克难,积极发挥重大科研创新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目前,中冶集团拥有钢铁工业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钢铁能效优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发布国际标准16项、国家标准106项,国家级科技平台数量、国际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位居央企前列。由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国家钢铁冶炼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实现钢铁冶炼技术装备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集成和自主建设,推动钢铁冶炼技术装备领域的技术进步为方向,持续开展核心关键工艺、装备和控制技术研发,近五年来,研究中心累计实施300余项科研项目,形成平台、软件、装备、系统等近70个核心成品,应用1000余台套/项次,成果转化率达50%,90%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其中3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中冶集团以大项目、大团队、大平台、大交流为手段,以攻克冶金建设领域181项核心技术和实现完全自主化为目标,迅速占领技术高地。针对冶金领域急需突破的中国高速铁路建设重型轨道钢生产制造 “卡脖子”问题,为突破生产线上的核心装备万能轧机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封锁,中冶集团历经十年,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出可生产高铁重轨的万能轧机,实现产品断面尺寸精度、全长尺寸均匀性、表面质量及平直度等关键技术指标的完全超越国外同类装备,降低一次性投资和维护费用达50%以上,实现了重轨生产线的核心装备自立自强,有力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高铁用轨生产装备技术走出去。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中冶集团牢牢把握住钢铁行业发展变化及科技变革带来的机遇,始终站在国际水平的高端和整个冶金行业领先的高度,用独占鳌头的国际一流核心技术、持续不断的自主可控能力、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整合集成优势,承担起引领中国冶金实现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发展的“钢铁强国”责任。
以科技创新赋能智能化,实现提速进位。中冶集团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将70余年积淀的钢铁冶金技术和前沿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率先构建“五位一体”智能生态体系,深入开展大数据智能化创新研究,相继开发了国内首个基于自主芯片架构的数字基础设施平台、首个全流程实战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世界首座钢铁一体化智慧管控中心等多个智能制造标杆项目,实现钢铁生产向数字化智能化驱动的转变。在宝武韶钢,打造了基于“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钢铁智慧中心,对铁区和能介的生产运行进行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预测和智能决策,用35万个数据点采集的大数据平台、370张全自动报表、32个智能模型、1600多个监控点、210块大屏幕、80个集约化的操作岗位,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钢铁大脑”,对整个铁区和能介系统进行智慧控制和生产决策。
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化,助力提档升级。中冶集团以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为目标,积极打造工业节能、固废、危废处置、高效能源、超低排放、高难废水处理等全生命周期核心产品,推动新工艺、新流程、新技术研发,推动钢厂与城市和谐共生。自主研发的不锈钢混酸再生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公司长达15年的技术垄断,使过去全部依赖进口的废酸回收再生装置,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单套装置可节省外汇逾千万元,极大推动了国内钢铁企业装备绿色化升级的步伐。五年来在国内市场承接的混酸再生装置总套数达15套,是过去20年该装置配套数的总和,且与引进装置相比较,具有酸回收率高、能源消耗低、排放限值超低、核心装备安全长寿等特点,2016年至今,所有新建装置共处置废酸约100万立方米,减少有害污泥排放约42万吨,减少总氮排放约2.7万吨,减少盐排放约16万吨,在100%抢占国内市场的同时,实现印度、印尼等海外市场输出。
以科技创新推进低碳化,赢取提质增效。中冶集团积极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在北京、武汉、重庆等地快速组建4个低碳技术研究院,形成集“制造流程、能源结构、节能技术、智能管控、行业协同”五位一体的全流程低碳技术体系,实现低碳冶金的优化制造流程、优化能源结构、优化节能技术“三大”突破。中冶集团率先完成了氢冶金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实体工厂的重要一步,实现传统钢铁生产用能向低碳无碳的“氢冶金”转型,成功构建起“氢冶金+电炉”的钢铁制造短流程系统工程,设计的河钢宣钢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投产后将使炼铁的碳排放降低70%以上,实现全国首台套氢冶金技术装备的国产化率达到60%以上,在全球率先开辟冶金领域的能源变革之路。
以科技创新带动高效化,做到扩面增量。中冶集团通过对钢铁生产总体设计优化与系统高效协同、单元工艺升级、资源全面利用、产线高效生产等“四大”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大量新技术从内部有力地推动钢铁工业生产的平稳高效运行。中冶集团在宝钢湛江钢铁基地打造的国内首个烧结高效示范工程,采用机器人检测诊断系统技术与“一键点火”“多机位指标预测”等10余项关键创新功能,以200多个旋转设备排布500多个检测点,实现关键信号实时监控、检测周期缩短,形成无人化巡检变革,烧结矿成品率比同行业提高至80%,提高烧结矿产能约12.4万吨/年,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效化“黑灯工厂”。
坚持产学研用结合 发挥创新主体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突破制约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人财物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冶集团强化技术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冶金建设国家队引领支撑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建立企业、产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体系。
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共性技术平台。中冶集团支持骨干子企业根据研发理论需求、研发方向路径,联合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以牵头科技立项、提供技术服务、合作开发等模式,发挥各方优势形成“产学研用”科研创新联合体“揭榜攻关”,实现互利互惠互赢。面临焦炉大型化国家级科研攻关难题,中冶集团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发挥技术研发优势牵头提供总体方案,联合的鞍钢化工总厂发挥生产企业优势提供研发所需第一手生产数据、新技术应用实验平台,北京科技大学发挥科技理论支撑优势提供理论分析验证,三方以协同创新、成果共享、风险共担为原则进行联合攻关,成功打通“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任督二脉。2008年,三方研发的“超大容积顶装焦炉技术与装备开发”技术成功申请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填补了中国冶金焦炉大型化的行业空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推动鞍钢焦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大提升北科大在冶金焦化领域的学术理论水平。如今,项目成果得到了国内外焦化市场的广泛认可,新建成42座焦炉年产焦炭3223万吨,年产值达660亿元,年增收节支总额超过5.77亿元,降低入炉煤成本近9亿元。与国外垄断技术相比,累计节约工程建设投资75亿元以上。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研发,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中冶集团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的导向作用,在“产学研用”联合中以技术经营模式、建设市场观测点模式,充分了解市场需求,让技术创新端和产品供给端紧密配合,加快创新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和应用转化。中冶集团在“产学研用”联合中发现,国内钢企对新一代变频器产品的设备升级需求异常迫切,作为核心技术攻关单位通过与设备制造商、软件商、技术推广商等相关产、用方合作,制造商负责设备的生产应用、质控等工作,推广商负责了解设备的用户需求工作,实现协同优势最大化。仅1年多自主研发出国产“CERI高性能低压变频器”共形成59项知识产权成果,研发后当月就接到订单并被广泛应用, 2年多时间该项核心技术实现3000余套产品转化,应用范围覆盖国内外100余家重点钢铁企业,不仅打破了变频器国外技术垄断,更在国际一流品牌竞争中迫使国外产品降价30%,该产品的订单量占制造厂商全年总量的80%。
发挥集聚效应形成成果集群,在协同互促中实现产业升级。中冶集团在“产学研用”联合中注重创新成果聚合聚力的系统作用,发挥各方优势架构起全产业链条的各个科技创新环节,形成集群性成果推动产业整体性升级。中冶集团通过成立中国钢结构协会主题公园分会和中国中冶主题公园研究院,吸纳百余家产业链上下游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合作,成为拥有规划、勘察、设计、施工、音视频集成、材料制造等各技术领域科研创新成果集群,涵盖了全产业链的工程建设、检测检验、主题包装及材料加工等重要环节,形成了课题立项28项、获得发明、使用新型专利80件,编制国家、行业等标准19项,编撰国家级及省级工法32项,出版专著及论文共100个,荣获工程类、科技类奖项42项,大大推进中国主题公园全产业整体水平升级,相继建设了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乐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新加坡万礼热带雨林公园等世界知名项目,掌握了主题公园国际话语权。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打造优质创新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中冶集团以科改行动为抓手,推进创造型引领性改革为牵引,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有效打破投入约束、破解管理藩篱、解决成果转化问题,激发各方创新活力、动力、潜能,构建起良好的创新生态。
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增强科技创新内生动力。中冶集团把科技创新考核评价体系作为统筹科技创新、发挥资源配置引导作用的关键,建立起以需求为牵引,侧重于系统化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克、需求紧迫、解决实际问题等设立考核指标和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各科研单位积极性、主动性,最大化实现指导科研方向、科技资源的优化整合。旗下子企业以集团考核目标为指引,按照定量定性指标相结合、以部门为考核对象,制定差异化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引导聚焦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开发与成果落地转化。2021年,中冶集团有效发明专利首次突破1万件,共荣获4项国家科技奖;有效成果转化率持续提升,进一步为公司高技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助力。其中,中国恩菲作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而设立的第一家专业科研设计机构,近年来,获得国家级课题38个,获得国家级等科技类奖项265个,授权专利1001个,新发布国际、国家等标准32项。
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中冶集团进一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处置和收益分配的具体措施和实现路径,通过建立合理高效的中长期激励机制多层次全方位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旗下科研设计单位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探索建立7层激励体系,全面激发广大科技骨干创新创业热情,自岗位分红实施以来,勘察设计大师等领军型人才建设取得持续突破,首批30位青年拔尖人才加速成长,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旗下创新型科技型企业中冶赛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施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科研人员持股,持股的152名科研工作者中高职科研人员占比90%以上,有效将企业长期利益与科研人员根本利益密切结合,近三年来,软著登记达319项,同比增加约30%;专利授权达73项,同比增加约128%;工业互联网平台、钢铁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等众多科技产品及成果已广泛销售应用。
加强科技研发保障,推动科研力量可持续发展。中冶集团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从抓好科技人才培养推荐、定向培育创新人才团队等方面,不断提高科技人才质量;注重推荐更多的专家成为国家级行业级等科技奖评审专家,获得国家奖主要完成人进入国家奖评审专家之列;发布《首席专家及专业技术领域首席专家管理办法》等制度规定,成立大师工作室,打造了一批高素质的钢铁科技团队。同时引导子企业切实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全部用于科技投入,做到实投、真投;强化科技创新财务支持,规范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增强专利技术的资本化积累,提高自主研发的无形资产积累水平。近三年来,中冶集团在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新签合同额突破2.4万亿元大关的前提下,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23%,赢得了工作主动。中冶京诚以不低于公司总体营业收入3%的比例确定研发投入,2019-2021年,研发投入逐年递增15%,累计开展研发项目超200项,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近2000件,科技成果转化率总体达到近70%,平均每年可带动合同额近20亿元。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冶集团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助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国家安全的战略支撑,在干事创业中强壮筋骨,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从“跟跑者”变为“同行者”乃至“领跑者”,勇于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